Search

林文瑞

  • Share this:

175年前(清道光22年),斗六的先民為了取得水源、引溪水灌溉而創建了後庄子碑。

歷經多代水利人士的努力改進,仍不敵歲月與環境侵蝕,最終造成排水困難,時常淹水,讓當地居民不堪其擾。

在斗六市謝淑亞市長、龍潭里關紋舜里長等地方相關人士陳情下,雲林農田水利會得到行政院農委會專案補助,後庄子碑制放水門改善工程於今年八月完工,是兼具灌溉、防洪功能的現代化圳頭工程。

如今過去的六孔仔功成身退,本工程繼往開來,改善淹水狀況,穩定農民灌溉水源。本會更於工程周邊興設綠美化工程,提供在地鄉親一個美麗的景觀,落實水利建設達到【生產】、【生活】、【生態】的三生功能目標。

未來我們水利人會繼續努力,為在地的居民打造更舒適的居住環境。

#雲林農田水利會
#後庄子碑制放水門改善工程


Tags:

About author
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中國國民黨雲林縣委員會主任委員 農田水利會聯合會會長 臺灣雲林農田水利會會長
現任第10屆立法委員 曾任農田水利會聯合會會長 曾任台灣雲林農田水利會會長
View all posts